top of page

TO BE 歐洲電影 OR TO BE 好萊塢模式(二)


文 │ 吳珮慈

繼上一篇對於歐洲電影和好萊塢模式的概述說明,接下來以《慾望之翼》和《X情人》來作比較。

《X情人》裡面是描述一個天使很喜歡一個外科醫生(梅格‧萊恩飾演),於是便下到凡塵來,但結局是女主角因為出車禍而死掉。這部片是個愛情浪漫劇,故事的基本素材是從溫姆‧溫德斯的《慾望之翼》來的,這兩部片在題材、場景、情節類似,但在出發點上是很不同的。在《慾望之翼》裡也是講到天使,這是個特殊的族群,他們具有永恆的生命,以靈魂的存在來觀察人世間的種種。這部片的前面大約五分之四的部分,天使都是在觀察人間的喜怒哀樂、傾聽人類的聲音。而女主角是一位在馬戲團裡飾演空中飛人的女藝人,她在影片中的造型是有一對翅膀的。這個天使雖然很喜歡他,

最後也因為她而下凡,但是整部片是很強調哲思,非常具有哲學意味,它不像《X情人》從第七分鐘就開始進入愛情浪漫劇的主題,而成為戲劇性很強的影片。

歐洲電影中,每一國的電影都不一樣,每一國內不同導演拍出來的片當然也不同。而德國是在1909年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後的柏林是一個被摧毀之後又重建的城市。在《慾望之翼》中,溫德斯以一種很特殊的攝影機運動的節奏,來捕捉重建後的柏林,表現他對這個城市的觀點。戰後德國的電影工業等於是從零開始,因為在戰前有很多重要的德國導演,他們的片廠大部分都在東德,所以西德的電影工業很晚才開始。剛開始拍了很多都是愉樂性的電影,如果大家看過溫德斯的電影,就會發現他的電影當中有很多美國文化的圖像,他跟他那一代的年輕人一樣,都是在美國大兵、搖滾樂、可樂這些文化裡成長。他的80年代的電影,譬如《美國朋友》、《巴黎‧德州》、《事物狀態》等等,幾乎都是在描述人類心靈失序的狀態、人際關係的疏離,是一種漫長的、游離的、不斷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尤其在這過程中,生命意義的失焦是溫德斯不斷想用攝影機去捕捉的重點。溫德斯並不是德國新電影時期的導演, 德國新電影主要代表的導演有賓得、雪朗多夫、荷索等,尤其賓得最具有帶代表性,因為他的電影結合了通俗劇的愉樂效果和社會批判,是個相當有趣且多產的導演。他差不多在1969-1982年之間拍了將近四十部電影,導了四十齣舞台劇,並且在無數的劇場和電影裡都有演出,是德國電影裡的一個奇才。當我們在講德國新電的時候,指的是第一代以賓得、雪朗多夫、荷索為主的這些還以古典敘述傳統為主的導演,溫德斯應該算是新電影的第二代,他的電影是內省式的。

現在,比較一下兩部片的片頭部分,從電影的前面十分鐘,可以看出一些線索和它所要發展出來的主題、重心。從這兩部片的片頭可以發現它們不同的情節元素。溫德斯的電影中,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到天使的存在,大人不能。在《X情人》中,天使是死神的代名詞,他的任務是要將生命帶走,把他和平的的帶到天堂。從鏡頭運用來看的話,《慾望之翼》裡面,第一個鏡頭是天使張開的眼睛,第二個鏡頭就接到整個城市的鳥瞰畫面,這是模仿天使在空中飛的視點所看到城市的影像(是他的視點vision,而不是觀點point of view)接下來就看到一個父親背著小孩。從影影一開始就有旁白,旁白在《慾望之翼》裡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它將我們帶到一個很特殊的氛圍中,讓我們對所看到的事物有一個很好的空間去思考、喘息。這裡的旁白不可能是那個小孩內心的獨白,而是以天使的眼光去看這孩子對於生命的想法。這個孩子是看著天空的,第四個鏡頭是鳥飛過天空,第五個鏡頭是一個媽媽騎著腳踏車,後面載的是她女兒,旁白是“終於發瘋,終於不再孤獨,終得到救贖......”,她也是仰望著天空,下一個鏡頭是飛機經過,天使便進到飛機裡面,經過乘客的身邊,就可以聽到他們內心的聲音。在這一段中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他是一個很有名的德國演員叫做Peter Falk,演過影集《神探哥倫布》,在70年代的美國相當風行。他在影片中就以他在《神探哥倫布》中的形象出現,溫德斯要他以後設的方式把同樣的形象帶到影片中。他也是一個下凡的天使,藉由他使得片中的男主角決定下到凡塵來,變得可以觸摸東西、分辨色彩、感覺物體的重量。這部片前面是黑白,後來變成彩色的。這兩部片裡,天使都有永恆的生命,但是他們永遠得不到觸感、視覺、味覺這些感覺,天使的慾望就是想要得到這些,這兩部片基本的出發點是一樣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