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羲千鬱
接續在凱吉之後,我們會談及繼續開拓此疆界邊界的白南準(Nam June Paik),他於1963年在德國烏朋塔(Wuppertal)巴爾那斯畫廊(Parnass Galerie)舉行的名為音樂展─電子電視(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ic Television)的展覽尤為重要,不只是聲響,在展覽的其中的一個部份「電子電視」是後來被公認為錄影藝術的開端。
(圖:Nam June Paik, Exposition of music – electronic television, 1963, Foto auf Barytpapier, Vintageabzug, Foto: Manfred Montwé, © Manfred Montwé;取自: Art Tattler 網站 http://arttattler.com/archivenamjunepaik.html)
在音樂展中還包含了表演行為,白南準在鋼琴上裝設電子機關,在鍵盤上以電路連接收音機或是其它的機動裝置,他試圖使觀眾參與操作上述裝置,而在此過程中此互動行為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在這個展出當中其它要素(元素及物件)尚有傳統的樂器、家庭中的留聲機、電晶體收音機和唱片的集成,這個展出狀態也讓我們指向福魯克薩斯(Fluxus)。施耐博(Dieter Schnebel)說:「這並非是閉上你的雙眼聆聽的音樂」,而是「視覺音樂(visual music)」;這裡所聲稱的視覺其實應該是指向凱吉的老友杜象(Marcel Duchamp)的反約定俗成視覺貫性(凱吉1952年的4’33”便可以說是將音樂會指向一種杜象的現成物觀念),
福魯克薩斯的行動演出雖然排斥美術體系的視覺美感經營、形式建構,但是其類似劇場的特質以及參與者互動行為,也可以說是福魯克薩斯主要的特質。也就是說,離棄傳統媒材的恆常要求、音樂(聲響)視覺化、互動(觀眾參與、表演行為)、跨領域這些特質可以說是白南準與凱吉(杜象)的對話,而此對話平台確實為造形藝術、媒體藝術往後發展留下深刻的影響。
(影片:Charlotte Moorman performs with Paik's 'TV cello';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