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傳統與當代的交會之地:里昂織品與裝飾藝術博物館

  • etrangerwebsite
  • 2015年1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文 │ 異鄉人 整理

1856年,里昂商會企圖成立「藝術與工業博物館」,其中1946年設立的織品部門與1925年設立的裝飾藝術部門,即是今日「里昂織品與裝飾藝術博物館」( Musée des Tissus et des Arts décoratif de Lyon, 以下簡稱:MTMAD)的前身。期許經由過往的呈現而影響藝術發展,透過回顧歷史而創新,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最終促進其層級的提升,見證品味的轉變。自1864年開館後,這項目標一直持續著,「維護、充實、研究、傳遞」成為MTMAD的四大要旨。

織品的收藏回顧了2000年的紡織歷史,分為東方和西方。東方部分包括科普特掛氈、波斯薩桑王朝織錦、拜占庭王朝和伊斯蘭教織品、伊朗白益王朝的綢緞、北非法蒂瑪王朝的掛氈、小亞細亞及鄂圖曼土耳其地毯等,亦有16到18世紀中國和日本等遠東地區的服飾、懸掛橫幅以及刺繡等,均顯示出東方文明的演進。至於西方織品的起源,則從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共和國開始發展,之後由突飛猛進的法國工藝承接替代。透過編織和印花紋理、教堂裝飾、刺繡工藝、服裝設計、花邊縐紗及緞帶織造,一探歐洲紡織業的歷史全景,含跨西班牙、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特別是里昂地區。18世紀時,在繪圖師和裝飾藝術家Pillement、Philippe de Lasalle和Dugourc的推動下,里昂紡織業的發展格外興盛。到了19世紀,又拜皇室貴族的資助和訂單所賜,使里昂紡織業逐漸聲名遠播。博物館透過展覽呈現該時期藝術家Raoul Dufy和Sonia Delaunay的作品,讓里昂人的手藝再一次於20世紀獲得驗證。裝飾藝術品的收藏則聚焦在18世紀,多為家俱擺設,例如櫥櫃、時鐘、木製品、銀器、瓷器、青銅器等,同時也有一些畫作。

由於藏品歷史悠久,需不定期養護才得以保存,因此設有修復部門,由專業人士來進行修護程序。該部門也開設工作坊給教師與學生,透過實際操作習得修復織品的知識與經驗。而文獻中心和相片資料庫則扮演完整博物館知識系統的角色,供專家學者、研究員、學生及業餘愛好者使用。文獻中心自1864年創館時便已設立,擁有大約30000本藏書,1100份專刊,以及一些手稿和雕刻等,都是關乎織品、流行時尚與裝飾藝術。相片資料庫則完美紀錄了博物館收藏的各個物件與其背景資訊,除了方便查詢外,同時也建立了織品和裝飾藝術的專業知識脈絡。

然而,MTMAD不只專注於它關心的領域上。認為博物館是個供人沉思與探索的地方,也是一個科學的、紀錄的、文化的、教育的場所,但它更是一個能與法國其他區域或國外博物館、文化機構、學校、大學、基金會、組織、專業團隊、產業等有所連結與整合的中心機構。不侷限在自身的領域,而將視野放大,以整體文化產業做思考,才是一個文化機構應有的態度。

MTMAD 02.jpg

MTMAD 06.jpg

MTMAD 05.jpg

MTMAD 03.JPG
MTMAD 04.JPG

(圖:里昂織品與裝飾藝術博物館外觀和內部展覽場地以及由設計師Tord Boontje製作的戶外扶手椅,取自:

里昂織品與裝飾藝術博物館:http://www.mtmad.fr/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台灣之藝術教育體系與西方脈絡之藝術思潮引入篇(二)

文 │羲千鬱 50、60年代藝術家作品不全是承續早期藝術家,它們更在逐漸開闊、平滑無溝紋的空間展現出較不固定的且帶遊牧傾向的內容。我們會想到興起於戰後,台灣藝術史上具重要地位的繪畫團體「五月」、「東方」,其主要活動時間,起於1956、57年之交,終於1970年前後。一般對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