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亞洲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 etrangerwebsite
  • 2015年1月15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文 │ 異鄉人 整理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於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研究最全面,也是最高的國家級學術機構與綜合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jpg

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個月後,「中國科學院」於北京成立。「中國科學院」的前身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建立的「中央研究院」及「北平研究院」。國共內戰後,「中央研究院」便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臺北市。1977年5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獨立,成為今日的「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要研究範圍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法學、哲學、考古、歷史、文學、語言、民族和宗教等問題。擁有文學哲學部、歷史學部、經濟學部、社會政法學部、國際研究學部、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等6大學部,及38個研究院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和公民社會研究項目」所發佈的《2013全球智庫發展報告》(2013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 Abridged Report)中,排名20,蟬聯亞洲智庫之首。其餘另有5家機構入圍前100名,分別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同時也是全球6826家智庫數量僅次於美國的國家,不可小覷。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3全球智庫排名出爐 中國六家機構入圍前百位〉

〈2012全球智庫發展報告發佈,中國有3家智庫入前50名榜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 (中國社會科學網):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台灣之藝術教育體系與西方脈絡之藝術思潮引入篇(二)

文 │羲千鬱 50、60年代藝術家作品不全是承續早期藝術家,它們更在逐漸開闊、平滑無溝紋的空間展現出較不固定的且帶遊牧傾向的內容。我們會想到興起於戰後,台灣藝術史上具重要地位的繪畫團體「五月」、「東方」,其主要活動時間,起於1956、57年之交,終於1970年前後。一般對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