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異鄉人
Open Source在臺灣多被定義為開放電腦原始碼,但其實它所涉及並不只是軟體的專利問題,還有飲食、醫學、科學、住宅、生態、時尚、政府、道德、宗教、教育、社會、藝術、娛樂等等,毋寧說它是一個哲學思維。
(圖片取自: Open (opensource.com))
開放原始碼的概念和免費分享技術資訊,在電腦誕生前即存在一段時間。例如食譜共享從人類文化一開始就有。在汽車發展的初期,二行程引擎的專利被資產家George B. Selden所壟斷。藉由掌握這項專利,能夠壟斷市場,或是對於競爭者提出侵權告訴。然而,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在1911年挑戰這項專利,其結果使得這項專利變成幾乎一文不值,並形成新的關聯,催生出汽車製造商協會。
1998年,提姆·奧萊理召開了一次開放原始碼會議,包括BSD陣營與Linux社群的中堅份子都參與其中。因為自由軟體基金會提出的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可能與免費軟體造成混淆,在會議中,決議以Christine Peterson提出的Open Source作為共通名稱。世界報(Le Monde)此篇文章提及我們可以藉由將食用過的食品所含成分上傳到網路與他人交流,建立零政府的食安監督,或者將房屋、家具的設計圖開放讓更多人可以自行組件生活用品等等,也許我們會問:「這些相關領域的人靠什麼賺錢?」事實上我們仍需要自行購買材料,市場仍然會繼續運作,但是藉由開源的概念,讓每個人都可以接觸到最原初的成分或是來源,降低被大企業綁架的可能,並且有更多機會參與到與自身息息相關的事物,更了解自身的生活甚至是政府政策,雖然利弊仍需經過專家個別分析,不過開源的烏托邦想像確實讓我們對未來有所期待。
(LEGO樂高介紹什麼是開源哲學;可開中文字幕)
《改變世界的開源項目 世界報》:
開放原始碼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