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柯文哲市政白皮書─用「文化」改變台北

  • etrangerwebsite
  • 2015年1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文 │ 異鄉人/摘自:柯文哲【柯P新政】市政白皮書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是新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最核心的選舉主軸,對於如何用「文化翻轉都市」,他在市政白皮書中提出「文化自治」的重要政見,他誓言徹底改善現今不公不義的文化發展體制,推動文化權力與資源分配的革命。 但談到如何以「文化」改變台北,實為當今文化圈及市民指目以待,而其如何實踐文化理想於政策、機制的劃時代改革雖尚待驗證,柯文哲試圖改變以往文化政策弊端的出發點無疑將為文化圈帶來新的變革,而其政策的規劃及實踐仍須市民共同檢驗、監督,以下介紹其市政白皮書對於「文化自治」的實行計畫。

柯P新政白皮書─文化自治.jpg

(圖片來源 : 柯文哲官方網站)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是新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最核心的選舉主軸,對於如何用「文化翻轉都市」,他在市政白皮書中提出「文化自治」的重要政見,他誓言徹底改善現今不公不義的文化發展體制,推動文化權力與資源分配的革命。 但談到如何以「文化」改變台北,實為當今文化圈及市民指目以待,而其如何實踐文化理想於政策、機制的劃時代改革雖尚待驗證,柯文哲試圖改變以往文化政策弊端的出發點無疑將為文化圈帶來新的變革,而其政策的規劃及實踐仍須市民共同檢驗、監督,以下介紹其市政白皮書對於「文化自治」的實行計畫。

壹、「落實文化自治的組織再造」–權力歸還專業 鑒於以往執政者及相關利益人士在文化政策及預算的把握及壟斷,造成文化圈成為M型社會,其中獨立藝術家及藝術團體遭受的挫敗及孤立問題不被重視,柯文哲提出三個層面的改革方案,透過將權力下放、公正透明的組織改革,讓文化專業人員參與市政決策方向,逐步達成文化自治的目標。

  • 設立「文化政策諮詢審議會」

屬市長級顧問的文化政策諮詢審議會,成員由市長任命資深的文化界人士組成,名單將公開透明並接受市民監督,大幅降低既得利益及不適任者影響文化市政走向的機會,讓審議重大文化人事、政策及預算並協助市長做文化政務的方式有更多元的考量。

  • 下放推舉與審議文化局長的權力

柯文哲提出未來文化局長應由文化界各團體推舉人選,再經文化政策諮詢審議會審議後由市長任命,杜絕文化局局長候選人政治、利益關係的弊病,並提升為市政府的文化及美學總監,監督、審議各部門執行、涉及文化及美學的計畫或方案,落實相關文化政策水準的把關。

改造文化基金會為獨立專業的文化獎助機構

將文化獎助的機構視為專業、不受干預的獨立部門,避免政府及官僚把持,董事會成員應聘用文化專業人士、政府部門人員數降到最低、完全屏除企業家在內,並達到文化藝術創作補助公開、公評的機制。

貳、「調整文化資源分配」- 資源公開透明 柯文哲除了落實文化補助標準上更公正、程序公開、預算資源公平,在文化藝術展演的部分也將進行補助調整,減少節慶式活動補助、轉移資源至長期穩定的文化投資,例如人才培育及支援創作活動,達到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並改變一年一標的補助方式,避免行政業務的耗時費力影響藝文團體的文化發展。

權力下放及組織改革對於現今文化政策環境勢必產生極大變動,「文化的活力來自多元與徹底的反思,期待文化沙皇本身,正是台灣文化枯竭的困境。」,柯文哲要達到「文化自治」的目標,除了仰賴文化專業人士的參與,也同樣需要市民對於文化的關心和監督,「公開透明,打破壟斷,將決策及資源運用還給文化人 」的改革是否能成功翻轉台北,這個議題將是新任台北市長政策實踐的關注焦點,也是文化圈重視的劃時代改變。

(柯P新政#17 文化自治)

【柯P新政】市政白皮書 : http://whitebook.kptaipei.tw/

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 —「文化」怎麼改變台北? :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954/547450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台灣之藝術教育體系與西方脈絡之藝術思潮引入篇(二)

文 │羲千鬱 50、60年代藝術家作品不全是承續早期藝術家,它們更在逐漸開闊、平滑無溝紋的空間展現出較不固定的且帶遊牧傾向的內容。我們會想到興起於戰後,台灣藝術史上具重要地位的繪畫團體「五月」、「東方」,其主要活動時間,起於1956、57年之交,終於1970年前後。一般對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