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b成大創意基地─產業、學術與城市的新發展
- etrangerwebsite
- 2015年1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文 │ 異鄉人
中央機制與教育機制合作的成功案例,不僅國外有所成果,國內也有許多值得推崇的案例─成功大學的C-Hub計劃。

透過C-Hub,成功大學作為一個教學研究單位,不只將眼光放在學校本身,更著眼於以城市為單位所發展的大文化經濟體。成功大學結合企業與政府所打造出的這個非台灣典型的教學系統,企圖為學生打造出一個能將所學專長透過產學結合,並帶動城市發展得一個創作基地。
這項創舉源於成功大學協同設計學院推動的無邊界校園計劃,冀望能打破校園與城市、各系所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三方的隔閡與距離。以開放知識交流為前提,成功大學自然不像其他台灣的學校將自己封閉在固有體制之下,他們所看重的是究竟學生在這個世代理能否與目前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社會體態進行連結,進而成為推動下一個世代的未來中樞。
同樣身為這項計劃的中心人物-臺南市長賴清德認為要建造一座偉大的城市,必須先創造一所偉大的大學。可見城市的發展需建立於知識層面之上,C-Hub作為年輕文化工作者以創新的思維結合企業的資源互相成長並透過政府政策,儼然成為一個創新且具永續經營發展之文化經濟體,使得台南本身十分富足的文化背景得以轉型並發揚成長為俱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都市。
C-Hub裡面每層樓都有不同的主題分成一樓的創意工廠、二樓咖啡廳、三樓的實驗展場、四樓的辦公室與五樓的城市育成中心,強調創作與實踐到擴展規模城市規劃等等十分完備。透過創意工廠裡的互相激盪與理念交流到實驗展場與城市育成的實際模擬實踐,成大努力地培育學生實際經驗與自主學習的精神。學校與社會資源的結盟將能夠帶給學生實際成長的經驗,更能完善的培育不同面向的文化人才達到真正的多元化。
成功大學C-Hub網站 :http://www.c-hub.tw